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心血管疾病 - 剥皮吃的海鱼叫什么名字?
心血管疾病

剥皮吃的海鱼叫什么名字?


问:剥皮吃的海鱼叫什么名字?

答: “扒皮鱼”正式名字是“绿鳃马面鱼”或“绿鳍马面鱼”,是一种颇有经济价值的鱼类,每年12月至隔年3月为其泛期,所以要品尝此鱼的美味现在还是时候。这鱼除了那根突出于鱼背的硬骨外,最特别的是身上那张粗糙如砂纸的鱼皮,因为这一缘故,必须把皮扒掉才能烹煮,也因此换来了“扒皮鱼”这一俗称。此外,它还有马面鱼、象皮鱼、孜孜鱼、皮匠刀、面包鱼、羊鱼、烧烧鱼、老鼠鱼等别名。扒皮鱼是一种营养相当丰富的鱼类,它的蛋白质含量特别高,每100克鱼肉就含1.92克的蛋白质,其他营养成分包括微量的脂肪、钙、磷、铁等。扒皮鱼肉可做药用,治疗胃并乳腺炎、消化道出血等。它的皮则可制成明胶。作为菜肴,中医师黄怀得特别欣赏扒皮鱼的细幼、无腥味。由于此鱼鱼肉比较淡,因此用豆豉、酱油、姜丝、蒜蓉焖煮最好吃。切片煮汤,用一点芫荽和姜丝调味,听说比生鱼片还好吃,切片煮面线汤也非常可口,不妨一试。单刺鲀科,第一背鳍为一粗大的刺,能竖直,腹鳍退化成一短棘,不能活动,口小,无气囊。常见的有绿鳍马面鲀又名“象皮鱼”“剥皮鱼”(体表裸露,皮肤容易整片剥落而得名)。体呈蓝黑色,鳍呈绿色,吻长,口小,端位,齿呈门齿状。以底栖小生物为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海、黄海和渤海。为暖温性底层海鱼类,栖息于水深50~120米的海区。喜集群,在越冬及产卵期间有明显的昼夜垂直移动现象,白天起浮,夜间下沉。索饵期间昼夜垂直移动不显著。食性较杂,主要摄食桡足类、介形类、端足类等浮游生物,兼食软体动物、珊瑚、鱼卵等。一般体长在180~220毫米,大的可达340毫米。马面鲀的产卵期在浙江外海为4月上、中旬至5月中旬,产卵场水温为15~18℃,盐度为34.5‰,卵粘性,卵径0.63毫米,有油球。怀卵量在5~33万粒间,一般为6~10万粒。黄渤海的主要渔场在黄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渔期在4~7月。东海的中心渔场在浙江南部外海,渔期在1~6月,3月为旺汛,5~6月渔场移至舟山、长江口外侧。绿鳍马面鲀可供鲜食或加工成鱼干,营养价值甚高,蛋白质约与大黄鱼、银鲳相等。肝可制肝油。南海常见有黄鳍马面鲀,鳍大部黄色;背鳍条34~35,臀鳍条32~33,较前种鳍条少。绿鳍马面鲀Navodonseptentrionalis体较侧扁,呈长椭圆形,与马面相象,一般体长10~20厘米、体重40克左右。头短,口小,牙门齿状。眼孝位高、近背缘。鳃孔小,位于眼下方。鳞细小,绒毛状。体呈蓝灰色,无侧线。第一背鳍有2个鳍棘,第一鳍棘粗大并有3行倒刺;腹鳍退化成一短棘附于腰带骨末端不能活动,臀鳍形状与第二背鳍相似,始于肛门后附近;尾柄长,尾鳍截形,鳍条墨绿色。第二背鳍、胸鳍和臀鳍均为绿色,故而得名。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主要产于东海及黄、渤海,东海产量较大。其主要渔场和渔期如下:在温台外海、对马海峡和闽东渔场,旺汛期为12月至翌年3月;钓鱼岛渔场旺汛期为3至5月;舟山渔场和舟外渔场的盛渔期为5至6月;在黄海中北部及渤海南部渔期为4至10月。黄鳍马面鲀Triacanthusblochii体长椭圆形,侧扁。一般体长9~11厘米,体重15~25克。背鳍二个,分离。第一背鳍的第1鳍棘很粗大,约为头长的1.3~1.6倍。第二背鳍鳍棘很短小,藏于背部凹沟内。臀鳍与第二背鳍近似。胸鳍侧位,小刀状。左右腹鳍退化,只剩下一个短棘不能活动。尾柄细,尾鳍后缘截形。除吻前缘外,头、体全部被小鳞,并有细短绒状小刺,小刺大部排成横纹状。通体赭黄色。分布于大平洋西部。我国南海产量较多。主要渔场在北部湾和海南岛以东的陆架区。渔期从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份。其中海南岛东南部海区12月中旬至翌年3月份,珠江口近海为3~4月份。 screen.width*0.35)this.width=screen.width*0.40">

健康常识网·心血管疾病 © 剥皮吃的海鱼叫什么名字? 2006 - 2011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