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健康常识网 - 生活习惯 - 血稠该怎么治疗?
生活习惯

血稠该怎么治疗?


问:我母亲47,血稠指数是6,血稠到什么程度?请问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有什么食物对治疗血稠有益处?

答:    对于你的问题这里有二篇文章供你参考,祝你母亲身体健康!血液黏稠很可怕吗心血管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保证全身所有器官、组织都能得到充足的血流供应。我们不能按常识来理解和推论,单就血液黏度谈黏度,以为变稠了的血液流动一定变慢,就会使血液聚集、凝固。其实,人的血管不同于无生命力的水管。100多年前,帕肃叶就发现了一条定律,即血流量与血压和血管口径的4次方成正比,与血管长度和血液黏稠度成反比。可见,血黏度对血流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对血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血管口径。活的血管有舒张、收缩功能,只要血管口径增大一倍,血流量就可增加16倍。其次是血压,当血流阻力增大时,血压升高一点,就可完全代偿。也就是说,即使血黏度增加数倍,只要血管稍为扩张一点,或血压升高一些,就可完全抵消,而保持血流量不变。有人宣称,中老年人出现“晨起头晕,不清醒,思维迟钝;午餐后犯困,需要睡一会儿,否则整个下午都无精打采;蹲着干活气喘”等症状,都是血液变稠的症状。看似有道理,可惜,这些都不是高血黏度的特有症状,而是很多疾病都有的非特异症状。可以说,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神经症患者更常有上述症状,而高血黏度者却大多无这些症状。证据就是如西藏等高原居民,他们一般都呈高血黏度,但绝大多数人并无症状。实际上,只有少数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异常球蛋白血症等患者才会有真正严重高血黏度引起的相应症状。要说最能准备反映血稠的“蛛丝马迹”的感觉,莫如感到口渴,尿变黄,而不是上面所列的非特异症状。有口渴反射但有水喝的人根本不必担心血液黏稠。(2001年第6期)控制饮食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血液粘稠度增高是高脂血症的一个主要特征,但不少正常人也存在这种现象。血液粘稠度增高,可导致血液流动不畅,长期发展就有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证明,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及食物疗法,对预防和治疗这种病症是完全有效的。饮食控制总的原则是:控制荤食,少食肥腻厚味食物,多采用含纤维多的清淡素食。可通过食用豆制品、适量的鱼肉、瘦牛羊肉、鸡肉等来补充蛋白质,食用油可采用豆油、菜油、麻油等植物油。同时还应提倡“淡食”,进食不要太咸。这些对“净化血液”均有益。一般来说,血液粘稠度高的人,每日主食控制在250~300克,并且细粮搭配,瘦肉、豆制品均为50~100克,鸡蛋或鸭蛋1个,乳制品250克,蔬菜500克,水果100~150克。这样既可保证身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可防止血液粘滞因素的升高。为什么这样控制饮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呢?因为粗粮中含食物纤维较多,使人对糖的吸收变慢,可避免血糖一时性升高而转化成脂肪储藏起来。燕麦具有降血脂和血糖的作用,牛奶中含有降胆固醇因子,将燕麦片放在牛奶或豆浆中服食,长期坚持,对降低血液粘稠度效果很好。鱼类尤其是深海鱼中富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血脂的含量及血液粘稠度,从而使血液流通状态得以改善。大豆中的大豆皂甙可降低血胆固醇;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各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果酸,这些都具有降血脂、增强血管弹性以及抗血栓等作用。
相关信息

健康常识网·生活习惯 © 血稠该怎么治疗? 2006 - 2011 版权所有